行业新闻
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
环保产业十年:如何握住那只看得见的手

来源:兰州纯水设备      2019/3/31 11:11:12      点击:

【兰州纯水设备http://www.gszys.com】最近闭幕的“两会”为环境保护产业、产业和企业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。随后在320日,业内人士对习大鹏的“减负”消息表示欢迎。从事第三方治理的环境保护企业,企业所得税减征15%

    2000年以来,环保产业的发展开始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。2010年以来,环保产业呈现出“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”的光环。此后,随着国内环保工作的全面发展和需求的不断释放,环保产业的经济序列和政策地位不断提升,规模、体量和市场主体都被赋予了做大做强的预期。

    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,绿色产业“退出”新兴产业行列,回归“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”,重点支持绿色产业发展。并首次提出了加强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的具体明确切入点,培育一批专业环保骨干企业。

    这样的政策声明可能是许多绿色企业“撼动国家”的一种方式,因为它们刚刚被迫从资本狂潮中冷静下来。对于整个环保行业来说水处理设备,经过近十年的热烈讨论和向往,需要尽快开始对其真正价值的实践思考和实践。

开始:“四万亿”内需拉动下

    从广义上讲,中国环境保护产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,当时作为一个产业真正引起政策层面关注的时间并不长。

    2008年,“十一五”规划从节能减排工作开始,迎来了关键的一年。此前,进展相对缓慢的任务,特别是污水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,进展开始加快。

    政府100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。今年,全球金融危机在10年后再次达到高潮。在国家经济刺激计划中,简称“四万亿元”,生态环境建设预算为3500亿元。

这一举措也对环保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同年环保总局的正式推广。

    20081112日,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,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。到2010年底,中国将投资4万亿元,其中约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供水、污水、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。

    国家投入大量资金,推动地方配套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、相关环保设计、设备、工程建设等。产业链上的所有主体都从中央财政推动的这一轮“买买买”中受益。

但许多业内人士对此却喜忧参半。

    首先,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“玩弄”环保企业的初衷和主要目的是筹集资金(目前仍是主流)。一旦他们有了食物,一些可以带来稳定现金流的项目(主要是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)应该留给他们自己。这种挤出效应曾在环境学界十分明显。

其次,政府资金集中在建设环节,弊端较为明显。

    一方面,地方在争取资金上花了大力气,花钱急于求成,忽略项目性价比和长效运行;招投标不科学不规范,客观上造就了一批粗制滥造的治污工程,形成投资浪费。

    另一方面,总量大但平均到各地的财政资金事实上很有限,直接用于项目建设,可以填补的环境基建漏洞非常有限,而且还未能对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的撬动和放大效应。

升温:广受追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

坦率地讲,环保产业的经济属性,是政策加持的初心。

    从“四万亿”,到隔年(2010年)被列入“战略性新兴产业”,直至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,将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一大支柱产业。政策层看中的是国内环保巨大需求可能产生的市场空间,和由此带来的促增长、调结构等价值。

    在这一问题上,业内是有争议的。有观点认为,以末端污染治理为主要内涵的环保产业,理论上的投资需求并不等于实际市场需求水处理设备,后者在释放的速度,节奏,规模上,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高度相关,自有客观规律,在短期内,并不能担负起上述期望。

    201098日,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》。节能环保位列八大新兴产业之首。

    尽管后来的政策设计强调,节能环保产业的做大做强,需基于重大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,但很快就被各地政府培育自己新产业的热情所淹没。

    2012年,推动“十二五”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。很快,发改系统以规划先行、资金扶持的传统套路,培育这个“新的经济增长点”。

    各地纷纷响应。在随后几年里,各种级别的环保产业、环保产业园区规划密集出台,甚至到了县一级;千篇一律地提出何时要达到多少产值,培育不同规模企业的具体数量,细分行业等,面貌相似,一厢情愿。

    对于地方政府这一轮的产业热情,和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扶持激励,真正的环保业内是比较发怵的。

    一方面,政策大力扶持的产业,比如光伏、风电、新能源车等,正面反馈并不多,很快就会出现产能过剩、恶性竞争等局面,还有不少昙花一现的明星企业。

另一方面,不少地方政府将环保项目当成了发展本地新经济的香饽饽,要留给自己人,出台各种土政策,给本地企业开后门,设萝卜标,给外地企业进入市场设置重重障碍,成为逆市场的力量。

    在这方面,环保系统因为自身业务高度相关的关系,一直在呼吁向市场的回归。2011年出台了《环保系统关于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》,再三强调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节点选择和边界,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。

    时任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的赵英民在多个场合呼吁, “有效刺激环保产业需求,整合完善环保产业供给,充分尊重市场,转变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传统思路。”

    业内的一个共识是,环境强监管、硬约束,需配套经济政策(环境成本内部化),才得以催生环境治理市场真正需求的形成。

    最典型的当属污水处理、电厂脱硫、垃圾焚烧发电行业,就是一面环境政策刺激治污需求,一面制定完善价格等经济政策吸引市场主体,让治污有利可图。这几个细分领域,无论是工作进展还是产业化水平,都有了突出进步,并具备向外输出的能力。

发展环保装备业是工信部门的主打。从2012年起,连续出台政策,但每次的亮点都在产值上。

    2012年《环保装备“十二五”规划》:维持年均增长20% 2015年达到5000亿;

    2014年《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》:2016年实现产值6200亿元,比2011年翻一番;

    2017年《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:到2020年,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00亿元。

    去年以来,工信部转换了思路,加强了对市场主体的规范化要求,提高准入门槛。先后对大气、污水、监测仪器等行业制定装备制造业的规范条件,大气方面已经公布了三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,后两个则是于日前向社会征求意见。

    客观地讲,环保装备近十年发展速度不错,年均增长率为20%以上,国产化率得到显著提升。但稍微近看就会发现,这个行业 “小、散、乱”的底色仍未改变,实力和成长能力俱佳的领军企业依然空缺;整体上,市场竞争、研发水平,没有实现质变。

    而环保系统一直推动的是环境服务业,也得到了很多环保产业行内人的认可,认为是引领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业态。

    环境保护部于20114月发布《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明确强调了环境服务业在环境产业中的地位,提出推进环境保护设施的专业化、社会化运营服务和发展环境咨询服务业。制定《环境服务业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》征求意见稿,并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环境服务业试点。

    环境服务在我国环保产业中的比重迅速提升,成为事实上的主导力量,实现从工程设备向服务转型的环保企业,也纷纷为资本市场所看好。不过在这一过程中,比照威利雅、苏伊士环境服务巨头,国内环保企业很快热炒起城市环境综合服务商的概念。

    从理论上,环境综合服务直接和地方政府和园区合作,业务范围广泛,项目规模和成长性数倍、数十倍放大,企业和产业的规模也能成倍放大水处理设备;直接针对治理效果,可以有效整合环保产业链各环节,有助于引领整体的质量和水平提升。

但几年下来,量变是发生了,大家期望的质变却迟迟未来。

    有条件接工程的环保企业很容易转型成环境服务商;而只要通过购买一个团队或借用一个资质,就能迅速跳进另外一个陌生的业务领域;而搞定一个大客户,就有希望拿下当地水气固废的一揽子业务。

    相当数量的环境综合服务商是这样迅速长大了,上市了,赚钱了,和资本一起玩耍了,但长起来的是虚弱臃肿的脂肪,还是可以抗风险、长期奔跑的肌肉,短时间内看不出来,长时间的观察总会有结论。

真火还是虚火:三个十条的上下半场

    2013年起,国家陆续出台水气土三个十条,污染治理全面铺开,国内环保产业因此又获得了一波加持,资本市场一度反响非常热烈。

后来的事实表明,这三个政策市的温差很大。

    水十条里的黑臭水体治理,水环境综合整治和PPP一相逢,属于天雷撞地火,来的猛烈,去的果断;

    气十条引发的大动作、大投资大部分在传统的能源和传统工业领域,一次性投入的治理、监测设备和工程火了一把,但业务没有持续性。细分领域里当年的明星企业,在回款这个行业老大难问题面前,纷纷败下阵来。

    而土十条颇有点戏剧性,在发布前后的一两年里,相关企业数量从个位数猛涨到了四位数。结果2016年文件正式公布后,发现国家的政策导向是风险控制而非全盘治理,理论测算的万亿空间落了空,很多人的梦想也一脚踏空。

    中国的环保需求和增长速度可谓全球前列,但未能如预想一般开启广大、稳定且持续的治理修复市场,一个重要原因在于,先污染后治理式的环保是个花钱甚至要花大钱的事儿,而我们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财富累积和分配方式,并不足以为之持续地全盘埋单。

必须建立与“全面开战”的各项环保工作任务相匹配的经济支撑体系。比如以“环境污染者、环境受益者付费”为核心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政策设计,环境质量变现的制度创新等。

而当这些条件还不具备时,真实的环保市场需求,是带着购买意愿和购买力的需求;有稳定现金流与合理商业回报的环保项目,才是好项目。

    比如,污水厂、垃圾厂,现在仍是被追逐的白富美;反观农村污染治理和餐厨垃圾处理,理论市场空间巨大,但产业的发展境遇与前者就有着显著差异。

    比如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,之所以资本不再买账,除了去杠杆的宏观因素,更是因为目前它还是没有源头活水的一个个小水洼,支撑不起他们听过的美好图景。

回归:专业化环保骨干企业,仍有不少空缺席位

    经过了去年下半年的急冻,环保产业的局部上火终于降下温来,开始回归到行业的基本面,思考自己的位置和未来。从这个角度出发,政策层新近提出的“培育专业化环保骨干企业”,颇有些务实的味道。

    通过持续钻研和创新打磨核心竞争力,积累优质业绩,这是专业;能接得住客户交付的任务,有足够的抗市场风险能力,调动各类资源的能力,才是骨干。“体格和心肺肌肉”俱佳的环保企业,他们将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。

从这个角度来看,环保产业里仍有不少这样的席位空缺。

    我们始终相信,环保的大趋势没有变化,不断向上的曲线还将长期持续。但环保产业和企业能在其上走出怎样的轨迹,并不能简单一句政策导向就可概括,而是多种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,企业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发展质量是自己要牢牢把握的常量。

    比起一视同仁的减税优惠,我们更呼吁公平开放的市场,期盼政策机制的创新,真实而日趋合理的环保市场需求,才是环保产业这个“政策市”健康生长需要的真营养。

    最后,王石说过的房地产商的教训,有两条对目前环保产业的两类主体,也有借鉴意义:一是手中有钱加头脑发热,往往是灾难性的;二是不应过分考虑政策、政府问题,更应该关心自身专业能力的问题。水处理设备  去离子水设备